2025年7月1日,北京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管理系统)完成第四次迭代升级,正式上线4.0版本。此次升级重点围绕财政资助科研项目专利声明管理智能化、专利申请质量管控体系构建以及全流程服务优化三大核心方向展开,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学校知识产权管理效能与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在财政资助项目专利声明智能化管理方面,该模块通过与科研项目数据库深度对接,建立了声明信息自动推送至代理机构端的工作机制,同时支持师生经办人与代理机构在线协同备案,显著提升声明工作的申报和统计效率。
在专利申请质量管控方面,管理系统引入案件抽检机制。通过对代理机构归档至系统中的专利申请前文本进行抽检,并将抽检结果同步推送至发明人及代理机构,构建起"检查-反馈-整改"的闭环机制,严把专利申请质量关,强化代理服务监督,夯实高价值专利培育基础。
与此同时,系统在服务流程方面实现全方位优化。将专利模块运行稳定的变更流程扩展到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其他业务模块;升级后的智能提醒可提供短信、微信、邮件多种提醒方式并实现变更流程后的信息自动更新;通过重构用户界面,首页新增高频业务快捷入口,使师生操作路径平均缩短3个层级;代理机构权限升级后,已实现全流程日志查阅、电子文档协同查阅等多项新功能,大幅提升科研团队与代理协作效率。
自2021年科技开发部启动管理系统建设以来,该系统已历经四个发展阶段:2022年6月推出的1.0版本构建了专利与成果披露管理基础框架;2023年2月2.0版本新增三大知识产权类型管理模块,并将使用权限扩展至全校师生;2024年4月3.0版本实现了校本部与医学部的数据融通,建立跨校区协同管理机制;此次4.0版本着重强化质量管理智能化,标志着系统正式进入"质量效益型"发展阶段。
作为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平台,该系统现已集成四大类知识产权的管理功能,覆盖从职务科技成果披露、权利申请、维护、运营的全业务流程。本次管理系统升级既是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财政部等6部委《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专利的声明制度实施方案》[国知发运字〔2024〕3号]文件的重要实践,也是推动专利质量提升与转化运用的关键举措。未来,管理系统将持续根据学校师生需求进行完善和优化,为学校知识产权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系统访问可通过北京大学校内门户办事大厅、科技开发部官网导航入口或直接访问ipms.pku.edu.cn实现,新版操作手册与操作视频已同步上线管理系统首页的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