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客座教授劳维信博士结合多年商业模式的研究经验,讲授创业基础系列讲座第八讲--商业模式开发,劳教授剖析了商业模式的本质及设计框架,与同学们探讨了商业模式设计和开发的思路。
劳维信教授以什么是商业模式?的提问拉开了讲座的序幕,通过互动的方式,引领同学们思考商业模式的边界范围、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的区别。劳教授认为商业模式是公司创造价值所需要的整体架构的逻辑和思考。围绕商业模式的定义,劳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创的商业模式五元素架构,用“定位”、“收入”、“用户”、“价值”、“资源”等五个不同的元素来进行商业模式的设计并详细阐释了设计步骤,包括设计新的价值主张、设定服务对象、设计平台或设计产品、设计交易规则,以及设计收费的模式。劳教授指出寻找适合的商业模式是创业的核心步骤,也是投资人最为看重的部分。
劳教授分析了商业模式创新与传统商业创新的区别。商业创新可以从产品、服务、用户体验、业务流程、商业模式等多种角度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则不同于从单一角度发端的传统创新,而是发源于对于未来构想和对市场的预测,并最终会带来对于市场与产业的革命性影响。爱迪生的发明大幅度提高了电灯的寿命成为实用的产品,然而他对于整个电力系统重新进行设计才最终改变了人们的照明模式。
在进行了商业模式和创新的概念分析之后,劳教授采用举例和提问的形式逐步将商业模式创新这一问题深化。与同学们深入探讨了微软公司Microsoft -xbox 和Microsoft-windows双边商业模式和三边商业模式的选择,为同学们详细阐述了不同商业模式设计的思路,并提出了同一公司针对不同产品可以设计多种商业模式。劳教授通过香港电讯IPTV推广和信用卡平台搭建的例子,指出商业模式设计是创业机会开发环节中一个不断试错、修正和反复的过程,同时也是分解企业价值链条和价值要素的过程,需结合产品和市场进行选择。
最后,劳维信教授提供了改变产业链、提供免费产品、从单边商业模式发展为多边商业模式、提供多样商业服务等多种创新商业模式的思路,启发同学们进行思考。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针对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的区别、单边商业模式与双边商业模式的设计、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路等问题与劳教授进行讨论,劳教授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耐心详细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
创业基础系列讲座第九讲“创业资源”将于11月21日(周三)晚7点至9点在理教102举行,相关讲座信息请关注学校部门公告、科技开发部网站与未名BBS。为了给听众提供更精彩的创新创业课程与讲座,产业技术研究院特意设计了针对“创业基础”系列讲座的调查问卷,欢迎同学们登陆http://www.sojump.com/jq/1939321.aspx,在线填写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