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速递 >> 正文

创业基础系列讲座第九讲:陈东敏教授主讲创业资源

2013/11/22 点击次数:

11月21日晚,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科技开发部部长陈东敏教授主讲创业基础系列讲座第九讲——创业资源,讲授初创企业所需的创业资源和融资渠道。

陈东敏教授以“什么是初创企业的必要资源”的提问拉开了讲座的序幕,引领同学们思考初创企业所需的必要资源。陈东敏教授总结初创企业的四个必要资源是“团队”、“市场”、“创新灵感”和“资金”,并围绕着同学们最关心的“创业思想”与同学们展开讨论。陈东敏教授认为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获得创业灵感,包括“自己的灵感”、“购买或授权使用别人的专利”、“加入创业团队”等,陈东敏教授鼓励同学们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创业,不要固步自封,固守自己的创业灵感。

初创企业顺利启动和成长,离不开必要的创业指导。陈东敏教授通过中外对比与分析,向同学们介绍了创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政府的创业科技园三种创业指导和孵化的平台:以美国Tech-star和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场为代表的商业创业孵化公司可以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所需的人际关系、创业管理、创业融资等多种创业指导,但门槛较高;大学科技园作孵化平台依托大学的科研成果和人才,汇集风险投资机构和政府优惠政策,为高新技术和服务等新创企业提供孵化;政府科技园区按产业集群建造的孵化设施,提供良好的大型仪器设备服务平台,减轻了初创企业的研发压力。“创业者需要结合自己的定位和需要选择创业孵化平台”。

在讲述了创业所需的资源和指导后,陈东敏教授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地为同学们分析了三种基本创业的融资渠道:合伙入股、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三种融资渠道各有特色,并在创业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陈教授以近代著名实业家张骞“实业救国”的创业经历讲述了合伙入股在创业选择过程作为初始资金的启动作用,通过天使投资的案例和数据讲述了天使投资在创业“死亡谷”时期所起的扶持作用,分析了风险投资在产品产业化、商品化阶段的推动作用。

陈东敏教授最后结合中国的创业投资环境,向同学们介绍了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

创业基础系列讲座第十讲“创业融资”将于11月28日(周三)晚7点至9点在理教102举行,相关讲座信息请关注学校部门公告、科技开发部网站与未名BBS。